如果我要设计一个让写作这件事变得更轻松的物理环境,我会首先改变我书桌上的哪三样东西?

通过改变书桌上的三样东西来改善写作环境:将手机放入抽屉以消除视觉干扰,优化电脑桌面布局使写作工具更显眼,以及使用带有激励语句的水杯来增强休息的目的性。此外,建立任务关联创作法,通过输出倒逼输入,提升写作专注度和效率。这些小改变帮助克服拖延,形成稳定的写作习惯。

三个月前,我发现自己每次坐在书桌前想要写作时,总是拖延半小时才能真正开始。经过不断尝试和调整,我找到了让写作变得更轻松的关键——改变书桌上的三样东西。

第一样:手机的摆放方式

我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把手机调成静音就够了。直到有一天我发现,即使手机是黑屏状态,我也会不自觉地看向它,好像在期待什么消息。

我的解决方案:现在我直接把手机放到了抽屉里。这个简单的动作让我的连续写作时间从平均15分钟延长到了45分钟。

为什么有效:大脑需要的不仅是没有声音干扰,更需要没有视觉提醒。倒扣手机切断了大脑与"可能有信息"之间的视觉联系。

第二样:电脑桌面的布局

以前我的桌面上放着游戏图标、社交软件,写作工具Notion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。每次想写作时,都要先"翻箱倒柜"找到软件。

我的解决方案:把Notion图标放在桌面正中央,删掉所有娱乐软件的快捷方式。开机后看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写作工具。

深层思考:这不只是为了方便点击,更重要的是环境在跟我的惰性博弈。当写作工具成为最显眼的选择时,开始写作就变成了最自然的行为。

第三样:一个带有仪式感的水杯

最初我只是简单地放一杯水在桌上。后来我在杯子上贴了一张小纸条,写着"思考需要燃料"。

意外收获:每次喝水时看到这句话,都提醒我暂停是为了更好地继续,而不是在逃避写作。这个小仪式感让我的休息变得更有目的性,喝完水后能更快地重新进入状态。

系统化的突破:任务关联创作法

在物理环境优化的基础上,我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作体系。在我的个人任务数据库中,我为每个创作任务设置了"开始任务"和"结束任务"按钮。

完整流程:开始任务 → 关联创作内容 → 完成写作 → 标记任务完成

核心洞察:通过"输出倒逼输入"的机制,我必须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产出内容,这让我对写作更加专注,也确保每次坐下来都有实际成果。

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,让我从一个拖延症患者变成了能够稳定输出的写作者。环境设计的本质,就是让好习惯变得容易,让坏习惯变得困难

Subscribe to Treydong

Don’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.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jamie@example.com
Subscribe